在「犯錯」中互相學習
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重點是「學習的心態」還有「不要臉」。我覺得台灣在這個製作的領域中,如果放大格局來看其實還不是很成熟。所以不斷地有互相學習的心態很重要,然後找到你的同儕。我合作過的很多導演有個問題,他沒有錢的時候找一個可能也沒有什麼經驗的作曲跟他合作,把他嫌的亂七八糟。然後他今天可能作品還不錯拿到好一點的預算了,就找一個很厲害、線上的人合作,但是這個事情也有所謂的門當戶對:他很厲害他不見得瞧得起你啊!不見得有空聽你講話!所以你必須找到一個可以不斷溝通、彼此成長的人。不是說你今天有一筆預算就找一個很厲害的人,那我可以告訴你他很有可能怎麼處理你的作品:比如說你七月拿片子給他、十月要交,那他可能是九月中才第一次看你的片子,花五天的時間很簡單地做完,你想要更改的時候他還擺臉色給你看,因為他可能有更多現階段的事情要去處理。
所以其實製作影片是一個合作過程,人跟人之間關係的掌握非常重要,你要知道哪些人是你可以「控制」的,就導演而言他就是需要可以「控制」所有合作單位,那個控制不全然是權威性的,是不管怎麼樣,最後能夠在協調中求得一個彼此都滿意的結果。所以你必須不斷地掌握人跟人的協調互動,很誠實的面對自己現在在哪個程度,不要想去跨太遠,因為那沒有意義,而且你也沒有機會學習。就我以前在錄音室工作的經驗而言,我一開始很「菜」的時候,在錄音室幫一些大導演錄音,但我很快就清楚我只是一個操作機器的人。因為我上面還有我的主管和老闆,那他們其實會有互動,那是他們的世代,那個世代已經成為這個市場的中堅份子,而我是下一個世代的人,我其實在幫他們做一些執行的工作。常常接觸他們或許可以讓我學習到所謂的「大師風範」,但我可能沒辦法犯一些錯讓他來跟我交流。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犯錯就是機會,但我跟這種階層的人合作,「犯錯」的結果就只是我滾蛋而已,所以我就開始想找一些和我同樣世代的人,一起「犯一點錯」然後讓我們有互相學習的機會。
商業設計、電影配樂與真正學會「傾聽」
商業設計其實非常功能考量,他不只是好看就好,還得要考慮很多客戶的需求。所以對於溝通的訓練有非常大的幫助,就是去理解別人的需求這件事很重要。在這過程中我受到非常多的訓練,因為我每天必須接觸我的客戶,理解他們的需求還有和他們溝通。不管是商周、天下、遠見這些雜誌一天到晚都在報導:「『傾聽』是職場上非常重要的學習」,不過大部分人覺得自己會聽其實不見得是真的。我在那樣的過程中因為又多了一層生活的壓力,所以真的非聽不可。
而製作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記憶中尋找資料,所以這些東西需要慢慢整合,在腦袋裡面建構一個資料庫。比方說要有各種音樂類型,還要藉由你觀影的經驗想像這些音樂類型和畫面的組合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其實這是我覺得初步要做的事。因為就像我說製作音樂是溝通的過程,你沒辦法在第一時間說出你對音樂的想像,那之後就只能任人宰割:「啊你想不到是不是!那做這個!」所以你就是要能夠先組織這些東西,再來下一步的訓練才是將這些組織起來的片段確實執行。其實很多時候是我想了是這樣,為什麼我做出來卻不一樣,這種感覺非常無助也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克服。再接下來才是你對於音樂創作的想像,跟這部影片可能有同路或者衝擊的地方,但是他們的結合會有特別的效果,那就變成一個「藝術」,可能比較接近國外的電影配樂大師,但我們離那都還非常遙遠。